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 跟蹤評價第二次公示 受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的委托,吉林省林昌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開展了《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報告書》的編制工作,報告現已基本編制完成。根據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定,現將報告有關內容公示如下,征求廣大公眾的意見。 一、規劃概要 1999年公主嶺市委、市政府批準成立范家屯經濟開發區,2002年省政府批準四平市范家屯經濟開發區為省級開發區。根據2005年月29日省政府75號函《關于將公主嶺市范家屯三個村劃歸長春市管轄的通知》精神,范家屯開發區管轄的三個村劃歸長春市,范家屯開發區更名為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開發區四界范圍為:范家屯鎮新開河以西,京哈鐵路至原范家屯鎮糖廠西墻至102國道以北,范懷路以東,香山村以南,規劃面積30.5km2。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區域環評于2008年6月通過吉林省環境保護廳以吉環建字【2018】157號《關于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區域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的文件對開發區予以批復,批復規劃面積為30.5km2。 2011年6月2日省政府專題紀要[2011]64號文件提出了大嶺汽車物流產業園區建設工作任務,2012年根據省政府吉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64號《研究大嶺汽車物流園區建設相關的工作》文件,將大嶺鎮區東南部20km2面積劃歸為公主嶺經濟開發區北區,并以吉環函[2012]405號文《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擴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予以環評批復,批復總規劃面積為50.5 km2,包括南區和北區。 由于原《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擴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北區(大嶺汽車物流園區)已于2015年7月從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分離正式成立開發區,即吉林大嶺汽車物流經濟開發區,并單獨編制規劃及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因此本報告跟蹤評價僅對《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擴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南區原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規劃進行跟蹤評價,跟蹤評價規劃面積為30.5 km2。 二、開發區總體規劃及環評執行情況 開發區已開發區域中部分用地項目與原規劃用地性質不符,入區項目與開發區產業定位基本相符,基本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總的來看,用地的變化不會引起明顯的不利環境影響。 三、開發區入區企業調查 開發區內企業目前以汽車零部件、建筑材料、倉儲物流為主,開發區目前的產業定位基本符合原規劃要求。 四、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及運行情況 開發區廢水經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入新凱河,與原規劃環評一致。但開發區內未實現雨污分流,應加強污水管網建設。 開發區供水、供電均按照規劃逐步實施,可滿足區內使用。 開發區內實現集中供熱,但由于供熱管網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致使區域內分散小鍋爐供熱現象嚴重,大部分企業已按要求整改為燃氣鍋爐、生物質鍋爐或并入集中供熱。 開發區居民尚有部分未搬遷,應加快搬遷進程,逐步將區內村莊全部搬遷至規劃居住區。 開發區企業危險廢物均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零排放。開發區已編制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但未進行備案,開發區建成以來無環境風險事故發生。 五、跟蹤評價綜合結論 開發區通過進一步科學招商選商,構建生態型產業鏈,落實節能減排任務,進一步完善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實生態建設要求,強化環境管理體制和環境風險防范措施的前提下,污水處理、集中供熱等基礎設施有效運行,各類污染物排放得到很好的控制,對區域及各保護目標的環境影響可進一步降低,區域環境基本能夠滿足功能要求,可實現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的可持續發展。 六、規劃機構、評價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 規劃機構:吉林公主嶺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聯系人:劉局長 聯系電話:15844410003 環評單位:吉林省林昌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聯系人:張工 聯系電話:0431-859548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