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zfd91">
    <address id="zfd91"><listing id="zfd91"><meter id="zfd91"></meter></listing></address>

    <address id="zfd91"><nobr id="zfd91"><progress id="zfd91"></progress></nobr></address>
    <form id="zfd91"></form>

      Eiafans.com_環評愛好者

       找回密碼
       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建設項目環評、驗收信息公示平臺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開啟左側

      [環評公示] 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700噸/日銅礦浮選技術改造項目環評公示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lpme 發表于 2010-1-18 23: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

      700噸/日銅礦浮選技術改造項目環評公示

      20101月由成都市生態環境研究所編制完成了《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700/日銅礦浮選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現根據原國家環?偩职l布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對報告書簡本進行第一次公示。

      《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

      700噸/日銅礦浮選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1 總則

      1.1 建設項目由來

      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已建成投運多年,原設計生產能力為日處理礦石300噸。為了達到資源利用最大化,會理縣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于2008年經會理縣經濟局備案同意,投資600萬元,對其一選廠進行了技術改造,技改后新增處理能力400/日,達到700/日的生產能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以及《建設項目環境管理辦法》等法規的要求,本技改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依據《建設項目分類管理名錄》的劃分,該項目應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為此,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委托成都市生態環境研究所承擔該企業一選廠技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本項目屬補辦環評。

      環評單位通過現場踏勘、資料收集,現按照有關技術規范,完成了《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700/日銅礦浮選技術改造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工作。

      1.2
      產業政策、規劃的符合性

      1.2.1
      建設項目與產業政策的符合性

      本技改項目不屬于國家發改委令第40號《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中界定的限制類和淘汰類項目,屬于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的允許類建設項目。

      會理縣經濟局以會經技改備案[2008]03號文同意項目建設。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本技改項目符合國家當前產業政策。

      1.2.2
      項目選址與規劃的符合性









      項目取得由會理縣黎溪鎮人民政府及會理縣黎溪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選址意見書認可其選址,項目選址符合當地規劃。

      1.3 編制依據(略)

      1.4 環境影響評價目的和原則





























      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及國務院253號令規定,為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嚴格控制新的污染,保護環境,一切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必須防止環境污染和破壞,凡對環境有影響的項目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本評價在充分了解工程情況和掌握環境現狀的基礎上,針對建設項目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預測,對擬采取的生態保護及污染防治措施進行分析,按照增產不增污的原則,從達標排放、總量控制、以新帶老、清潔生產等方面論證項目建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可行性,為環境管理和工程建設提供依據。

      1.5
      評價因子(略)

      1.6
      評價標準(略)

      1.7
      項目外環境關系

      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位于會理縣黎溪鎮蓮塘村三組,選廠東面和北面為灌木林地,土地類型為荒山。南面與礦山公路相連,150m外有一無名小溝流經;尾礦庫距離項目南廠界約1km;西南面約1.5km為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二選廠廠區,兩廠區間有礦山公路相通。西面距離廠界200400m范圍分布著南沖銅礦的5個礦井——本選廠洗選銅礦石的來礦處;西面1km和西北面500m左右為南沖銅礦職工的兩個生活區;西北面1km左右有一戶農戶,約3人;西北面1.5km左右為國道108線,選廠與其之間有礦山公路相連。金沙江位于項目西面平距約3km處。

      技改項目評價范圍內無自然保護區、名勝古跡、文物古跡等環境敏感點。

      1.8
      控制污染與保護環境目標

      1.8.1
      控制污染目標

      污染控制目標:項目外排污染物必須經過治理達標排放和滿足總量控制要求。

      1.8.2
      環境保護目標

      項目環境保護目標見表1。

      1
      項目環境保護目標

      環境類別

      保護目標

      方位

      距離

      保護與控制目的、要求、效果


      環境

      選廠聲環境

      四周

      廠界噪聲達標,選廠及周圍200m范圍內的聲環境質量滿足GB3096-2008中的2類標準。


      大氣

      環境

      選廠周圍區域

      保護選廠周圍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滿足GB3095-1996中的二級標準。


      生態環境

      尾礦庫及周圍地表植被

      尾礦庫

      不加重該區域的地質災害。修建規范的尾礦庫,并采取防滑坡、泥石流等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堆渣而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社會

      環境

      社會經濟

      四周

      社會經濟持續發展,保障并改善工程地區居民生產、生活質量;對工程導致的社會、自然環境問題能妥善解決;居民生活水平不下降。

      1.9
      評價等級(略)

      1.10
      評價重點

      根據項目及其所在地特征,在做好本項目工程分析和清潔生產的基礎上,以噪聲環境影響評價和做好尾礦處置措施作為評價重點,同時評價大氣和噪聲對外環境的影響。

      2
      企業現有生產狀況及外排污染物達標情況

      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老廠)技改前日處理銅礦300t。

      根據涼山州環境監測站于200911月對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環境保護設施運行及排污現狀的監測報告可知,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對運行所產生的污染物均進行了有效的處置,所有外排污染物均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3
      改擴建項目概況及工程分析

      3.1
      技改項目概況

      3.1.1
      項目名稱、地點及建設性質







      項目名稱: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700/日銅礦浮選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地點:會理縣黎溪鎮蓮塘村

      建設性質:改擴建

      3.1.2
      擴建內容及規模







      3.1.2.1 主要建設內容及規模

      新增處理原礦400噸/日選礦生產線一條,建設建筑面積400平方米生產車間。

      3.1.2.2
      產品方案









      銅原礦入選品位0.3%-0.76%

      銅精礦品位≥20%

      3.1.3
      項目組成



      技改項目組成見表2。












      2
      技改工程項目組成表

      項目

      名稱

      項目內容

      建設期主要環境問題

      營運期主要環境問題

      備注

      主體工程

      選礦

      新建400噸/日銅原礦處理能力生產線一條,使該選廠日處理能力達到700噸

      新建建筑面積400平方米生產車間

      噪聲

      粉塵

      建筑垃圾

      破碎粉塵

      噪聲

      脫水液

      尾礦漿

      尾礦上清液

      新增

      尾礦庫

      擬隨生產進行,逐步擴容到有效庫容90m3,F已建成初期壩,有效庫容19m3,可滿足一、二選廠尾礦未來半年的堆存

      尾礦水、土地占用、地質災害隱患

      尾礦水循環使用,尾礦渣堆存于尾礦庫,采取水土保持以及植被恢復等措施

      利舊,逐步建設

      尾礦放管

      經濃縮斗濃縮的尾礦經尾礦放管進入尾礦庫。

      輔助

      工程

      變電站、檢修車間

      利舊

      公用

      工程

      供電

      會理縣地方電網供給。

      /

      泵房噪聲

      利舊

      供水

      南沖銅礦原有供水系統(抽取地下水)

      利舊

      儲運

      設施

      原礦堆場、精料場、小件庫房、庫房

      利舊

      辦公及生活設施

      綜合辦公樓、食堂、職工倒班宿舍

      /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廚房油煙

      利舊

      3.2
      技改項目實施完成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

      3.2.1
      廢氣產生及采取的治理措施

      本項目所產生的廢氣主要是原礦在破碎及篩分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粉塵,主要污染物為TSP,產生量約為2.0kg/d,為減少破碎粉塵飛揚,可在給礦口進行適當灑水處理。由于破碎及篩分工序在封閉車間內進行,粉塵擴散范圍小,對環境的影響較小。需對該工序作業工人配置口罩等勞動保護用品。

      此外原礦堆場車輛卸礦過程中產生一定粉塵,建議安全作業前提下對裝卸點進行灑水降塵。

      3.2.2
      廢水處理

      3.2.2.1 生產廢水

      項目生產廢水主要是脫水間產生的脫水液、尾礦上清液及尾礦滲濾水。脫水液循環使用,尾礦上清液到高位水池回用,尾礦滲濾水經滲井收集后返回選廠重復利用。

      3.2.2.2 生活污水


      本項目生活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就近用于林地灌溉。

      3.2.3
      廢渣處理

      3.2.3.1 工業固廢

      尾礦渣輸送至一、二選廠共用的尾礦庫堆放。

      3.2.3.2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經收集后就地填埋或按當地環衛部門要求處置。

      3.2.4
      噪聲治理

      本項目主要噪聲源為泵和破碎車間破碎機的噪聲,噪聲值一般為80~110dB(A)。擬采用設備底座加減振墊,風機進出口風管加裝消聲器等措施達到降噪減振目的。

      本項目擬采取的環保措施見表3。

      3
      本項目擬采取的環保措施

      項目

      環保建設內容

      廢氣治理

      灑水抑塵

      廢水治理

      沉淀池、濾池、廢水處理建筑設施、混凝劑

      化糞池

      固體廢棄物處置

      永久性尾礦庫、導流管道等

      生活垃圾處理

      垃圾桶收集后按當地環衛部門要求處理

      設備噪聲治理

      設備底座加減振墊,風機進出口風管加裝消聲器,配備耳塞等勞保用品

      綠化工程

      種樹植草、生態恢復

      環境管理及監測

      環境管理及監測

      4
      結論

      4.1 區域環境質量現狀

      評價區域內空氣質量良好,能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二級標準。

      項目所在地金沙江水質情況良好。

      各監測點噪聲晝夜監測值均能達到《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聲學環境良好。

      4.2 污染物達標排放情況

      4.2.1廢水污染物的達標排放

      項目無生產、生活廢水排放。

      4.2.2
      廢氣污染物的達標排放

      廠界粉塵排放達標。

      4.2.3噪聲的達標排放

      經噪聲預測,項目廠界噪聲低于《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

      4.2.4
      固體廢物的達標排放

      項目技改后年產生尾礦渣約19.8萬噸,經過尾礦溝輸送至尾礦庫堆放。

      4.3 技改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預測

      對大氣環境的影響預測:破碎、篩分等工段產生的粉塵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達標排放。選廠無組織排放對選廠西北面1000m以外的1戶散居農戶影響甚小。

      對地表水環境的影響預測:項目無生產、生活廢水排放,對金沙江水質無影響。

      對聲學環境的影響預測:采用設備底座加減振墊,風機進出口風管加裝消聲器等措施達到降噪減振目的。經治理后的噪聲聲源強度小于85dB(A)。經噪聲距離衰減,廠界噪聲達標。

      固廢物對環境的影響預測:一選廠年產生尾礦渣約19.8萬噸,平均堆積密度為1.5t/m3,約13.2m3/a,經尾礦溝輸送至尾礦庫堆放,尾礦庫目前有效容積19m3,擬隨生產的進行,逐步擴容至90萬m3。

      4.4水土保持方案

      項目運行過程中,對尾礦庫原地貌地表植被造成破壞,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重點在修建擋墻及綠化方面,及時采取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進行防護。

      4.5 清潔生產

      本項目盡力采用先進工藝技術、先進生產設備,力求達到節能、降耗、減污要求,盡量改善操作環境,做到清潔生產。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技改項目清潔生產各項指標均能達到目前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

      4.6 公眾參與

      通過網絡公示和公眾參與調查表兩種形式進行公眾調查,無人對項目的建設表示反對,整體上對項目建設很支持。

      4.7 環境風險結論

      本項目無重大危險源存在。本次評價識別工程的風險源為尾礦庫?赡墚a生的環境風險事故為尾礦庫垮壩。

      評價提出了一系列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事故應急預案,有效的避免風險事故的發生,一旦事故發生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將事故影響程度降至最低。該項目環境風險處于可接受水平,制定的風險管理措施和應急預案有效可靠,從環境風險角度分析該項目建設可行。

      4.8 綜合結論

      會理縣黎溪鎮南沖銅礦(一選廠)700/日銅礦浮選技術改造項目在會理縣黎溪鎮蓮塘村建設,根據國家發改委第40號令《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本項目生產工藝和規模不在限制類和淘汰類之列,屬于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允許類建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廠選用先進生產設備,符合清潔生產原則;對生產建設中產生的三廢、噪聲、水土流失制定了有效治理措施,可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可將水土流失控制在最低限度,項目的建設不會改變區域的環境功能,以及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明顯的影響;項目建設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認真按水土保持方案報告以及環評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進行建設和生產,可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的前提下,項目在會理縣黎溪鎮蓮塘村內建設從環保角度可行。

      即日起,如您對本技改項目建設有環保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可以在10個工作日內以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其它方式,向我評價單位提出并說明原因。感謝您的參與。

      聯系電話:028-87019754

      傳真:028-87019754

      電子郵件:qlq93126@163.com

      聯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芳鄰路8號

      聯系人:瞿倫強



      成都市生態環境研究所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七日

      沙發
      llj9902 發表于 2013-11-7 1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閉

      熱點推薦上一條 /1 下一條

      2022年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

      聯系我們|業務合作|手機版|Archiver|環評愛好者 ( 鄂ICP備06016596號-1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293號

      關注官方公眾號

      關注官方抖音號

      GMT+8, 2025-8-4 01:14 , Processed in 0.67081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