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水淮河安徽通潤置業有限公司淮委合肥水利 科研基地居住區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二次公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規定,天津大學在完成了《淮委合肥水利科研基地居住區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后,特向社會進行第二次公示,歡迎公眾積極參與并提出寶貴意見。 一、建設項目概況 1、建設項目概況 淮委合肥水利科研基地居住區項目選址于合肥市濱湖新區,項目東側為建設用地,南臨云谷路,西臨西藏路,北臨武漢路,工程總用地面積60000m2,工程總建筑面積200402m2,總投資約60000萬元。 2、施工期和營運期污染防治措施及環境影響 ①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環境影響 本項目施工期環境污染及治理措施:施工期廢水污染主要有施工區地面清洗和施工機械、建材沖洗產生的廢水以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施工時在低洼地設置臨時廢水沉淀池一座,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類廢水,經沉淀作為施工用水的一部分重復使用;大氣污染主要是揚塵,擬對進場道路適時灑水抑塵;噪聲污染主要是來自各種施工機械產生的施工噪聲,施工單位必須執行《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和《合肥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中的有關規定。 ②營運期污染防治措施及環境影響 營運期環境污染及治理措施:廢水主要為居民生活、商業污水和停車場沖洗廢水等,生活及商業污水經項目區內化糞池預處理匯同沉砂隔油后的停車場沖洗廢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進塘西河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達標后排入塘西河;大氣污染物主要是來自停車場產生的汽車尾氣,地下車庫設排風兼排煙系統及補風系統;小區內噪聲主要來自于配電房、水泵房等設備產生的噪聲,經減振隔聲后,對小區聲環境影響不大;建設項目生活垃圾根據市容部門的有關管理辦法,送至小區垃圾收集點,再統一運至合肥市垃圾填埋場衛生填埋。項目采取以上措施后,各項污染物可達標排放,且不會降低評價區域原有環境質量功能級別。因此,從環境角度而言,項目的建設是可行的。 二、主要工作內容 評價總體思路:結合工程建設特點,本次評價將在詳細分析本項目的主要污染源的排放情況,預測項目污染物排放對當地環境質量的影響程度,論證擬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污染治理措施和環境監控管理措施。對本項目與國家產業政策、法規的符合性,選址與區域總體規劃、城市規劃、環境功能區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的符合性進行了論證;從項目實施后是否滿足區域環境質量與環境功能的要求,并根據公眾參與的結果,從環境保護的角度,明確項目建設是否可行。 三、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本次公眾參與征求意見的范圍為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的居民以及關注本項目建設的各階層人士。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您對該項目建設所持態度如何? 2、你認為當地環境污染表現在哪方面? 3、項目施工期的環境影響你能接受嗎? 4、項目建成后對環境的影響如何? 5、您希望采取什么措施緩解環境污染較為合適(針對營運期)? 6、從環保角度出發,你對本項目有何建議和要求? 四、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及公示時間 本項目公示時間為10天,在公共媒體上公開項目的建設內容和環境影響初步結論10日基礎上,以發放公眾調查表為主要方式調查公眾對建設項目的意見,并在報告書中明確各類意見的接納情況。 五、環評簡本索取方式 可通過電話及郵件的方式索要本項目環評簡本。 六、項目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中水淮河安徽通潤置業有限公司 聯系電話:13505523783 七、承擔評價工作環境影響評價機構名稱和聯系方式
評價單位:天津大學 聯系電話:0551-4218065 E-Mail:xiaoguangeia@126.com |